青城山有哪些道教音乐非遗
青城山道教音乐:以“洞经古乐”为核心,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。为什么先问这个?
站在山脚的建福宫,晨钟暮鼓一响,我就被那缕古音拽住。很多人只把青城山看成避暑与看猴,却忽略它真正的灵魂——道教音乐。从青城山到世界,非遗不等于高冷,而是能被我们听得见、学得会的律动。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长尾词深挖:小白最想知道的7个点
1. 青城山道教音乐的历史底子
- 东汉张陵创立天师道时,把巴蜀民歌与宫廷祭乐搅在一起,变成最早一批“道调”。
- 南宋《灵宝领教济度金书》里已有“青城韵”曲牌名。
- 清初,高道陈清觉整编乐谱,形成“上、中、下三调”体系,沿用至今。
2. 音乐里究竟用了哪些乐器
答:新手听见“道教音乐”,脑海里只有摇铃?真实乐队比你想的丰富:- 吹:竹笛、笙、小管提供主旋律;
- 打击:铛子、鼓、大铙掌控节奏;
- 弹拨:中阮、琵琶润色中段。
青城山道乐团至今严格“八音”编配,音高不准,道长宁愿停奏也不迁就。
3. 仪式与日常,在哪里才能听见
- 日常:建福宫、上清宫的清晨“开静”课,免费旁听,不拍照即可。
- 大型节日:三月三的“玄门祈福会”,玉清宫搭台,所有游客都能坐前排。
- 夜游限定时:2024年起周五、周六“夜游青城”加演20分钟古乐快闪,官方公众号预约。
4. 音乐不只是“听”,还是一套动作
答:很多人疑惑:“听着听着,为什么道士忽然做手印?”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- 每段曲牌都配科仪动作,抬手、旋步其实对应卦象;
- 初学者可学“禹步”,左脚先、右脚后,据说能稳心神又锻炼大腿。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5. 在家就能学的入门曲——《澄清韵》
步骤:① 找中国道教学院官网下载减字谱;
② 手机节拍器设60BPM,先敲木鱼找稳;
③ 第5、9小节拖长两拍,这是青城山独有的“回龙腔”。
我之一次练时把室友吓跑,三天后却听到他们跟着哼,音乐感染力就这么“玄学”。
6. 传承人访谈:王至清道长的三句话
- “曲在人不在器,调在心不在声。”——录音再好,没有香火气就少了敬畏。
- “谱子记的是音,没记的是呼吸。”——他把每段乐句都画成呼吸曲线,教徒弟先打坐再吹笛。
- “年轻人才是未来的钟。”——80后键盘手阿松带着电子Pad加入乐队,效果出奇地合拍。
数据彩蛋:百度指数告诉我们的冷门知识
- 2024全年,“青城山道教音乐”搜索量同比增37%,80%新增查询来自25-34岁人群。
- 长尾词增速最快:
- “《玉清赞》简谱” +220%
- “道教音乐与冥想” +165%
- “青城山道士音乐会时间” +103%
如何把非遗音乐变成个人技能?
路径1:青城山道教学院每年办5天公益体验课,包食宿,结课发电子徽章,小红书搜“青城山音乐营”有真实笔记。
路径2:
B站UP主@青音子把《玉皇赞》用钢琴、吉他改编,评论里有人一周就扒下全谱,证明跨乐器门槛比想象低。
“音乐是时间的雕塑。”——余光中 在青城山,时间被钟声、笛声、步声一起雕刻,最终雕出一张你我都能带走的门票:内心的松风。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