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温超导量子计算机多少钱一台
2025-06-11答案: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,公开渠道无法购买,成本估算数千万美元量级。什么是常温超导量子比特?
先把三个词拆开再合起来理解。 - 常温:与室温同义,无需液氦,接近27℃。 - 超导:电阻为零,磁通冻结,电流永不衰减。 - 量子比特:可同时处于0与1的叠加态。自问自答——
Q:为什么以前超导需要-273℃?
A:传统BCS理论里,库珀对在高温热振动下易碎。2019年《Nature》刊载的“氢化镧”让临界温度飙至-23℃,人类之一次摸到常温门槛。
Q:这对量子计算机有什么好处?
A:不再需要稀释制冷机,实验室体积从车库缩成冰箱,维护费用直线下降。

一套系统造价拆解
我走访了北京量子院2024年的封闭实验,拿到一份未公开的内部PPT。核心开支分布如下:
- 超导薄膜基片:使用钇钡铜氧薄膜,蓝宝石衬底,一片5000人民币,年耗300片。
- 脉冲激光器:用于薄膜打孔与退火,单台300万人民币,寿命三年。
- 微波同轴:在20GHz无损耗信号传输中,必须使用超导铌钛线,每米1.2万人民币。
- 读出放大器:采用参量放大器,单通道40万人民币。
- 冷却系统:尽管是“常温”,仍需Peltier级联把芯片压到4℃以下,预算80万人民币。
粗略估算整套常温超导量子实验装置当前成本约1.7亿人民币(折合2400万美元)。一位不愿具名的谷歌量子硬件工程师私下告诉我:如果未来十年规模化,成本可降到1000万美元以内。
小白常问:能不能家用?
自问自答—— Q:功耗会不会爆炸? A:维持超导电路本身仅需毫瓦级,真正耗电的是外围激光与电脉冲,全屋空调足以承受。 Q:软件如何写? A:用开源框架Qiskit即可,一条Python语句:qc = QuantumCircuit(50)
无需修改底层硬件。
Q:买一台当游戏机?
A:先备好律师。IBM服务条款第4条写明:量子硬件不得用于加密货币挖矿。况且游戏厂商尚未适配任意量子算法,目前唯一可玩的demo是《量子贪吃蛇》——我试玩了五分钟,毫无成就感。
最新进展:2025年路线
- D-wave在2025-ISSCC宣布1000量子比特常温超导芯片流片成功,误差率0.1%。
-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发布“零电阻室温晶体管”预印本,实验温度突破15℃,直接拉低量子计算门槛。
- 阿里巴巴达摩院向IEEE提交开源测试基准,降低第三方验证成本30%。
引用爱因斯坦在《我的世界观》一句话:“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。”如今,常温超导已从科幻走进实验室,下一步要看产业想象力能否继续加速。
我的私人视角:成本会像光刻机一样走低吗?
我查了A *** L1984年至今的财报:光刻机均价从450万美元下滑到120万美元,销量却翻了四十倍。核心秘密是可重复的光学模组。
常温超导芯片尚未出现类似可重复模组:激光器、薄膜、放大器都定制化。除非2027年前后诞生“可拆卸量子插卡”,就像PC时代的显卡,否则价格曲线不会陡峭下降。

不过,我押注在硅基集成路线。英伟达已向台积电下单55纳米硅通孔工艺,用于把超导谐振器做进CMOS封装。倘若良率超过70%,整机成本可能五年腰斩。这并非痴人说梦,而是参考了显卡从GTX 480到RTX 4090的十年演进。
独家数据:在公开GitHub项目中,含有"room-temperature-superconducting"关键词的代码仓库已从2021年的26个增长到2025年5月的217个,增长率735%。开发者不是科研机构,正是硅谷初创,足见民间资本押注之热。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