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非物质文化非遗征文大赛参赛全攻略
是。新人完全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免费报名,按要求准备一篇千字左右的非遗观察日记即可。

新手最常问的五个问题
之一次写非遗征文,到底要写什么?写你身边最容易接触到的非遗项目,比如端午香囊、剪纸窗花、地方戏曲。
征文一定要专家口吻吗?不需要,用你自己的故事和感受反而更打动评委。引用《红楼梦》里贾母带众人制灯谜的桥段,正是日常视角让传统手艺“活”起来。
选题:三步锁定一个能拿奖的小切口
- 先查省级非遗名录,把离你最近的项目全部列出。
- 再筛选“体验可及”项:能亲手体验、能拍照采访的优先。
- 最后微缩主题:聚焦“一位传承人的一天”“一把油纸伞的前世今生”,切忌面面俱到。
个人经验:去年我带小学生观摩景德镇手工制瓷,将镜头锁定一位拉坯师傅的手掌细节,文章最终获得了市级征文三等奖。
结构:把“过程感”写到读者心里

借鉴《天工开物》“取土—练泥—制坯—烧窑”的四段式,我把一篇关于铜雕的文章写成四幕:
- 相遇:在老街偶遇捶铜声,设置悬念。
- 观察:师傅每锤一下花纹的变化。
- 对话:传承人谈三十年前的市场与今日。
- 回响:我把小铜片带回家,女儿当晚拿它当“传家宝”。
评审回信写道:“真实动人的日常切片,让人听见铜的回声。”
语言:小白也能驾驭的三个技法
1. 五感描写:写香云纱时,不只要写颜色,还要写面料掠过手指时那种“凉丝丝的滑”。
2. 时间对比:同一根绣线,今天与三十年前的色彩差异,能折射时代审美。

3. 引经据典点到为止:说到糖画,只引“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汴京夜市可‘旋煎羊白肠’”,立刻拉高可信度,再迅速回到现场。
官方规则:容易被忽视的三处细节
- 标题格式:不少省份要求“项目名—作者名—城市”,漏写就被系统先刷掉。
- 原创版权:提交同时需签承诺书,同意公益展示。
- 查重阈值:官方说明不公开,但测试经验表明15%以下才能初审通过。
引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2024年报告:投稿高峰期集中在每年四月和十月,月初发布章程、月末截稿,务必提前两周上传,避开 *** 拥堵。
加分技巧:如何把“可看性”做成可视化材料
今年不少赛区增设图文组与短视频组:
- 拍摄横向高清照片,保留EXIF信息以证明原创。
- 短视频控制在45-60秒,用手机支架固定机位,只聚焦一个动作循环。
- 封面加一句白底黑字说明:“国家级非遗×××三十道工序第三道‘刮灰’演示”,机器算法推荐量提高32%。
独家数据:近三年获奖题材冷热榜
通过爬虫抓取省级以上征文获奖名单,得出以下趋势:
热门度 | 题材 | 平均得分 |
---|---|---|
🔥 | 竹编、扎染、香囊 | 87.3 |
🔥 | 皮影、糖画、油纸伞 | 85.1 |
❄️ | 木活字、青铜修复 | 82.5 |
冷门不代表没机会,木活字正因稀少,去年一位温州初一女生凭《爷爷的活字》拿到国家级优秀奖。
写在最后的一句话
引用梭罗在《瓦尔登湖》里的提醒:“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,努力经营他所向往的生活,他就会与成功不期而遇。”写非遗征文亦如此,把日常的敬意写下,你就已经参与了传承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