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南雄非遗有哪些项目必看)

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14

南雄非遗有哪些项目必看

有:香火龙、茶花灯、藤婆茶

南雄非遗地图:一目了然的项目清单

我在走访韶关下辖的这座千年古邑时发现,官方公布的非遗名录被分为两大块:民间信俗与口耳手艺。
国家级:香火龙舞、茶花灯戏
省级:藤婆茶 *** 技艺、珠玑巷人迁徒传说
市级:梅岭客家山歌、南雄酿豆腐、雄州猫头狮
我把它们标注在手绘地图上,从城北的珠玑巷一路向南延伸至梅岭古驿道,沿着古驿道走一天,就能把六大核心项目一次性打卡完毕。

南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南雄非遗有哪些项目必看)-第1张图片-八三百科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香火龙真的点一晚上不会灭吗?

答案是:不会灭,但它靠的不是魔法,而是燃料与分工。
当地师傅把稻草龙骨架用盐水浸泡半日,晾干后缠上成束的“龙香”,每根香长约一尺,燃烧时长稳定在三小时左右。
• 龙头:安排六人轮流添香,保持火焰高度
• 龙身:隔两米设一个“香手”负责补位
• 龙尾:采用双层香圈,防止被风吹散
我曾跟随队伍从晚上八点舞到十一点,火焰一直金黄,香末落到手背,有股淡淡的檀香味。若遇小雨,师傅会在龙身覆盖松脂粉,火苗反而更旺。


茶花灯戏跟京剧有什么不一样?

很多人之一次看到茶花灯会疑惑:“它跟黄梅戏有点像,却又说不上差别。”
我把它拆成三句话给小白理解:
1. 茶花灯用的是客家方言对白,京腔咬字完全不同。
2. 伴奏只有锣、鼓、唢呐三件,节奏轻快,贴近田间地头。
3. 旦角穿蓝底绣花长衫,脚蹬翘头布鞋,不勾脸谱,比京剧朴素。
据《韶州府志》载,它源自明嘉靖年间迎神赛会,距今已四百八十余年,被学者誉为“客家文化活化石”。


藤婆茶入口苦,为什么越喝越香?

我之一次抿藤婆茶,差点被“生青气”劝退。直到老茶婆提醒:“一定要滚水焖壶五分钟”。
叶子:采自梅岭海拔八百米以上的野生藤婆树
火候:柴火杀青后,炭火回炉至少三次
老汤:三年陈茶汤作母水,注入新茶中增香
这样处理后,苦尽甘来,舌尖能感受到类似熟板栗的回甘。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称其“清热解毒,岭南瘴疠之地多赖此茶”。如果打算带点回家,认准“梅岭关”印章,才是老茶厂出品。


怎样像本地通那样逛一场非遗庙会?

行前准备
• 日期:元宵或中秋夜才有完整香火龙巡演
• 着装:轻便球鞋、带帽外套,防止火龙香灰
动线

  1. 17:00 抵达珠玑古巷吃酿豆腐,摊主多讲迁徒传说;
  2. 19:00 前往三影塔广场占位,看雄州猫头狮点睛;
  3. 20:30 跟着火龙队伍走至浈江桥,看香火龙“吸水”;
  4. 22:00 在梅岭山脚喝藤婆茶,听山歌对唱。
    小贴士:广场外围拍照角度更佳,不必挤中心。

我的独家观察:非遗年轻化尝试

今年香火龙巡游,我看到十几名高校志愿者用无人机俯拍火焰轨迹,数据直传云端,一秒生成3D火龙模型。
而茶花灯剧团把经典桥段改编成60秒短视频,上传抖音号“南雄有戏”,单条点赞破十万。
我认为:这些看似“离经叛道”的小动作,恰恰让古老技艺在算法时代里重获新生。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》引言——“活态流变是非遗的天性”,只要人们愿意讲述,它们就不会失传。

南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南雄非遗有哪些项目必看)-第2张图片-八三百科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南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南雄非遗有哪些项目必看)-第3张图片-八三百科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