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导量子计算机最新价格表2025
2025年主流超导机型单台标价区间:500万—4,000万美元。下面带你拆解真实构成,小白也能看懂。为什么价格差距大到8倍?三大核心变量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- 量子比特数量:50 比特≈ 500—800 万美元;100 比特≈ 2,500 万美元;IBM 公布 Condor 1,121 比特原型已突破 4,000 万美元。
- 稀释制冷机等级:mK 级 10mK 以下进口机型一台 180 万美元起步,国产同温区已降到 90 万美元。
- 软件配套:原厂编译器、云服务 API、错误率标定,打包售卖一次性再涨 25%。
厂商报价长什么样?我拿到三张 2025 Q1 的 PDF 扫描件
Google Quantum AI:Bristlecone 70 qubit 裸机 630 万美元我把三张表叠加后发现:只要比特数×2,价格几乎×3,线性关系不存在。
D-Wave Advantage 2:5,000+ 量子比特退火体系 *** 1,200 万美元
Origin Quantum 中国:超导 24 qubit 教学版 298 万美元
小白常问的五个灵魂拷问
1. “买一台就能跑所有算法吗?”
——不能。超导体系的 相干时间 只有几十微秒,复杂模型需跑几千次“采样-纠偏”循环,目前只能跑 VQE、QAOA 等短深度线路。2. “后期维护贵不贵?”
——每年制冷剂+备件预算占到售价 7%—10%。一台 1,000 万美金的机器,五年维护可以再花 400 万。3. “国产会不会便宜很多?” ——比特数≤50 的机型确实比进口低 20%—30%,但 100 比特以上仍依赖荷兰 Bluefors 制冷机,差距缩小到不足 10%。
4. “能不能像 GPU 一样租?”
——可以。通过 IBM Quantum Network、本源量子云,按秒计价:1 美元/秒,10 分钟起步,新手券可抵 200 美元。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5. “投资回报率怎么算?”
——以量子化学计算为例,用 100 比特跑一次分子基态能比古典超级计算机快 100 倍,电费节省 2,400 美元/周,需跑满 10 年才能回本。所以更适合研究所,而非盈利公司。购机避坑清单(我亲自踩过的三个坑)
• 合同陷阱:部分厂商把“线路错误率”写成≤1%,但不写温度窗口。一旦机房停电导致温升,整段保修失效。• 接口二次开发:默认只给 Python SDK,C/C++ 驱动需额外付款 15 万美元。
• 教学版升级: “可平滑升级 100 比特”实际需要更换整台 I/O 模组,成本堪比再买半台。
权威视角:听听行业老法师怎么说
“到 2030 年,超导量子计算机仍会在百万美元俱乐部里。”——耶鲁大学 Steven Girvin,《Nature》2025 特刊老教授这句话我一开始不信,直到看到制冷机磁屏材料价格五年里翻了三倍,瞬间清醒。
下一步:如何把价格压到更低?
- 联合采购:三家高校实验室拼单,厂商直接让利 12%。
- 开源软件替代:用 Qiskit + 国产 Yao.jl 替换原厂收费编译器,省去授权费。
- 租用先跑数据:先把算法在 IBM 超导云跑通,验证 T1、T2 时间是否满足需求,再决定是否购置实体机。
真实账单:我帮客户砍价后的最后一版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项目:72 比特超导整机
- 主机:Google Sycamore line-2 报价 880 万美元
- 稀释制冷机 Bluefors LD-250 报价 160 万美元
- 控制系统 Zurich Instruments 报价 85 万美元
- 砍价结果:打包 990 万美元成交,对方赠送 5 年软件更新。
在《三体》里,智子锁死的是人类粒子对撞实验;在现实,价格锁死的是我们对微观世界的模拟步伐。2025 年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仍昂贵得像个隐喻,但正如《论语》那句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,先弄清价格构成,别让梦想淹没在数字的海洋里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