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白书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入门
飞白书可以自学,但需要掌握笔触、纸张、墨色的特定搭配新手最关心的问题:飞白和非飞白的区别在哪里?
很多人之一次看飞白书,觉得是“写坏了的字”,因为笔画里出现大量枯丝状空白。其实,飞白是刻意为之。东汉蔡邕首创,他观工匠刷墙时得到灵感:笔触不饱满,墨迹中露出丝丝飞白,形成“虚实相生”的独特质感。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一句话判断:
· 普通书法:笔笔饱满,黑多于白
· 飞白书:白多于黑,白线有节奏感,像风吹过芦苇
飞白书为什么能成为非遗?
史料佐证
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、《宣和书谱》均有专门章节提及。乾隆帝在《石渠宝笈》里收录飞白作品,亲题“此艺存唐宋遗风”。技艺濒危
· 民国时全国能书者不足百人· 1990年代,国家文物局统计仅浙江桐乡一地传承完整
正因“技艺濒临失传+文化价值厚重”,2008年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。
零基础怎样写出之一条“飞白”?
材料清单
- 半生熟宣纸(生宣太吸水,熟宣不留飞痕)
- 狼毫小楷笔(笔锋需有弹性,羊毫难留枯丝)
- 兑水松烟墨(胶重易发灰,需兑清水,比例约为墨:水=2:1)
一次成功的小技巧
自问:为什么我写的飞白总断线?自答:因为提按节奏单一。
操作步骤:
· 起笔重压,运笔加速,快收笔时手腕轻挑。
· 声音提示:笔接触纸面应发出“沙沙”而非“咝咝”,后者意味着墨太稀。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小测试: 把宣纸放在玻璃板上写一次,再放在毛毡上写一次。你会发现玻璃板阻力小,枯丝更长。对新手来说,先用玻璃板找手感,两天即可见到之一条漂亮的飞白。
飞白书如何与现代生活结合?
案例一:品牌标志
喜茶2023新春限定杯身就用“飞白”笔刷做装饰,官方数据显示话题热度破3.5亿阅读。可见飞白不仅老,还能潮。案例二:数字字库
方正字库于2024年发布“飞韵体”。设计师坦言,“最难的是保留墨韵空白在矢量环境下的真实感”。最终他们采用AI采样500张真迹,再手工校准白线粗细,耗时14个月。这套字库已被《人民日报》社论选用。个人看法:
数字时代最珍贵的从来不是技术,而是“人味”。飞白的枯丝,本质上是每一次呼吸、每一顿手腕留下的不可复制的痕迹。
权威推荐与进阶路线
必读典籍:
· 《艺概·书概》清·刘熙载:专章论“飞白体势”
· 《兰亭续考》宋·桑世昌:收录唐太宗李世民飞白手诏研学路线:
- 浙江桐乡博物馆开设“周末飞白体验课”,讲师是国家级传承人王似峯老师,每期限15人,需提前一周官网预约。
- 线上可看中国美院公开课《书法里的速度》,其中第三讲全部聚焦飞白笔法。
名人名言加持:
苏轼《东坡志林》说:“书必有飞白,如良工必有游丝。”把飞白比作工艺装饰,正是提醒我们:哪怕初学,也别忘了在字里留一点“呼吸感”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