株洲张进非遗剪纸技艺教学入门
答:张进是株洲芦淞区传统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,他把湘东民间剪纸“剔雕”绝活带入校园、社区,并在抖音拥有十万级粉丝,被称为“会讲故事的剪刀”。为何张进的剪纸能“出圈”?
(1)技法混搭:剔+雕+染三重奏
传统湘东剪纸以“剔白留黑”著称,张进将北方“阳剪”的大块面留白与南方“阴刻”的细密镂空合二为一,再叠加淡彩晕染,让作品远看是画、近看是纸。
(2)题材紧跟时事
他的作品《轨道上的株洲》用九节动车车厢剪出九张非遗场景,评论区直接“炸”成交通迷的打卡地。
新手之一次握剪刀,三步找到手感
1. 选纸:宜软不宜硬
初学者用80g以下彩宣或毛边纸,软硬折中不断;千万别拿铜版纸练手,边缘会把刀片崩缺。
2. 画稿:把线条“翻译”成刀路
· 先铅笔打底,闭合线优先——剪纸最怕“断头线”
· 再把内部花纹简化成“回纹”“米字纹”两类,新手成功率提高60%
3. 剪刀:动“指”不动腕
把剪刀前三分之一当支点,靠拇指与无名指开合,腕部固定,这样线条才不会抖成蚯蚓。
零基础到出图,张进推荐的七日训练表
第1天:对折剪“春”字,掌握中心对称
第2天:临摹梅花一片,练回纹拐弯
第3天:剪出12生肖里最简单的“鼠”——身体由三个圆构成
第4天:尝试镂空,在上一只鼠身上加铜钱纹
第5天:挑战“剔”技法,把鼠的耳朵掏空留边
第6天:上色,咖啡+茶叶配出湘绣里的“绛红”天然染液
第7天:拍30秒短视频,把作品拍成定格动画——播放量过500,自信心直接+100
湘东剪纸的非遗价值到底在哪?
有人问:“剪纸到处都有,为啥株洲的就非得保护?”
明代《天工开物》里记载:“湘纸轻胜蝉翼,雕之可为灯”。 张进考证后发现,芦淞本地的构树皮纸在明末就用于灯彩,薄得能透光却不易破,这才是“剔雕”技艺赖以生存的土壤。
换句话说,纸与刀互为极限挑战,换别的纸就成了“刀俎鱼肉”,这就是地域基因的壁垒。
给初学者的3个防坑锦囊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- 别买“儿童安全剪刀”:刀刃过钝,边缘起毛,后期改不过来的坏习惯。
- 别迷信激光刻板:那玩意批量没问题,学不到手腕力度控制力。
- 别把剪纸当素描复刻:留白才是核心美学,《小王子》里说“本质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”,剪纸也一样,剪掉的才是主角。
从爱好者到传承人的最后一公里:张进的社群公式
去年,张进做了一次实验:把线下课搬到微信群+抖音直播,30天裂变出“剪刀姊妹团”社群。核心数据
• 人均剪刀升级2把(从学生剪到专业9寸剪)
• 社群UGC作品300+,其中两位学员被当地小学聘为“家长课堂”讲师
• 线 *** 验点从1个增加到7个,带动景区文创销售额提升37%
他的 *** 拆解
- 每天发一条“30秒慢剪”无声视频,降低新人心理门槛
- 周末办“剪刀对赌”——剪出一模一样的作品返现课费,复现了游戏化任务机制
- 把学员作品制成明信片寄回老家,触发二次传播(明信片成本8毛,转介绍率高达38%)
参考资料:张进工作室官网 + 《湘东民间剪纸图志》ISBN 978-7-5503-1842-5+ 株洲市文旅广体局2024年非遗年报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