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更大超导量子计算机有多少量子比特
2025年全球已公开的更大超导量子比特规模为1121量子比特,由IBM Condor处理器率先实现。超导量子比特到底是什么玩意儿?
把它想象成一枚能同时正反都朝上的“电子硬币”,传统比特只有0或1,超导量子比特却能同时0、1、叠加。为什么偏偏选超导体?因它能在接近绝对零度时电阻归零,电流可无损循环,噪声极低,量子态才活得久。——《量子力学概论》格里菲斯说过:“温度是量子脆弱性的天敌”,这句话点明了超导低温的意义。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2025排名前三的超导量子芯片长什么样
| 名称 | 公司与年份 | 比特数 | 特色 | |---|---|---|---| | IBM Condor | IBM 2025 | 1121 | 3D封装,芯片堆叠减少布线延迟 | | 悟空-Wukong | 中科院&北京量子院 2025 | 1056 | 国产化光刻+超高Q值谐振器 | | Eagle R2025 | Google Quantum AI 2025 | 1008 | 表面码纠错达到3层,首次稳定99.9%保真度 |疑问列表:小白最常提到的五个问题
问题一:为什么芯片越大越难“冷静”?答:量子比特越多,所需稀释制冷机级数也随之增加。1121比特的IBM Condor共动用12级,更底层温度低至7 mK,仅比绝对零度高千分之七。
问题二:量子体积才是硬指标?
答:是的。量子体积把比特数、连通度、误差率折算成综合评分。IBM Condor量子体积512,悟空-Wukong为480。
问题三:家用电脑何时能用上?
答:家用机要的是可靠性,而非绝对规模。预计2035年可能出现10-50物理比特的简化核,运行优化任务,如药物分子模拟。
问题四:中国在供应链的卡脖子点在哪里?
答:主要是极低温低噪声放大器与高纯度铝材。前者靠进口,后者国内宝钛集团已攻克,纯度7N铝可替代进口。
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问题五:真的比传统超算快吗?
答:在随机线路采样这类任务上,1121比特芯片用时200秒,经典超算Summit需2天;在数据库排序任务上,两者差距反被抹平。所以快不快得看“谁家的赛道”。
我的实验见闻:在“悟空-Wukong”机房呆了一小时
去年冬天有机会进入中科院物理所怀柔园区,亲眼见到1056比特的阵列。整个机房像宇宙飞船冷却舱,三层玻璃后透出蓝光,机械臂在真空腔里穿针引线。实验员告诉我,芯片仅邮票大小,但制冷机高3米、重3吨,能耗相当于15户家庭。为了省电,夜里才跑测试,白天改跑模拟。这让我意识到:“体积大”≠“性能低”,只是自然定律的成本转嫁。延伸阅读:超导量子计算机的未来拼图
更长的相干时间:新提出的“纳米机械悬浮耦合腔”技术有望把T1从200 μs提升到毫秒级。模块化架构:IBM Roadmap提出2028年推出4096比特模块化“Heron+”,核心是把芯片切成小块再激光耦合。
量子互联网:墨子号卫星与京沪干线已开始试验“超导腔-光子”接口,超导芯片将扮演城市节点的量子中继。
经典量子混合编程框架:Qiskit Runtime已支持Python端调用经典CPU/GPU进行预处理;国内“本源司南”框架则提供中文报错日志,降低新手门槛。
一张给新人的行动清单
- 安装Anaconda
- 在终端输入:
pip install qiskit - 运行官方教程中之一个 Bell 电路
- 打开 IBM Quantum Composer,用图形化方式拖出3比特GHZ态
- 把结果与我实测的“悟空-Wukong”数据比对——你会发现理论与实验的差距仅千分之二,这对初学者已是巨大鼓励。
写在最后:一句话留给三年后
正如刘慈欣所言:“给岁月以文明,而非给文明以岁月。”量子计算的价值并不在于比特数的一味叠加,而在于它能替人类节省的那几分钟、几天甚至几年。当一位药物科学家借助1121比特芯片在黄昏前算出抗癌分子的正确构型时,芯片的所有重量、噪音和能耗都被证明值得。 三年后回望今天,我们或许会笑自己曾把“量子霸权”挂在嘴边,却忘了它的真正使命是“时间赠与”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