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条例(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条例实施细则)

八三百科 文脉寻踪 4

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条例实施细则

答:目前尚无单独成法的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条例”,相关内容主要出自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》;地方条例及配套解读是新手最容易获取并引用的长尾关键词。

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条例(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条例实施细则)-第1张图片-八三百科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为什么要关注传播条例?

在“互联网+非遗”时代,任何一次短视频二创、线上演出、带货直播都在触碰“传播”这根红线。不懂条条框框,轻则下架,重则封号、罚款。

传播条例里到底说了什么?


1. 核心禁止行为

  • 歪曲、贬损:不可以为了流量把苗族银饰编成“吸血鬼片道具”。
  • 擅自商业化:少林寺功夫若被某手游照搬 *** 动作,需事先取得省级非遗管理中心授权。
  • 未标明来源:纪录片引用侗族大歌,必须在片尾字幕清晰注明采集村落、传承人姓名、拍摄许可文号。

2. 普通创作者可自由使用的三种情形

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条例(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条例实施细则)-第2张图片-八三百科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  1. 展示性使用:为介绍、评论或教学目的的“合理引用”,可不经许可、不付报酬。
  2. 公益演出:社区公益课堂教授面塑,只需向县级文旅局备案。
  3. 新闻报道:采访龙舟赛,现场直播无需逐一签署授权,但禁止对仪式进行摆拍“再创作”。

新手常见疑问速答


Q:我没盈利也违法吗?

A:传播侵权不以盈利为前提,只要降低公众对非遗项目的正确认识,就可能被认定违规。


Q:怎么证明“合理使用”?

A:保留以下四组证据即可:
① 使用比例(如歌曲片段<15秒)
② 使用目的(教育、新闻报道)
③ 原始素材来源(拍摄日期、地点、采集人)
④ 作品整体占比(非遗内容占总片长)

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条例(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条例实施细则)-第3张图片-八三百科
(图片来源 *** ,侵删)

实战:一条合规短片的诞生过程


步骤1 选题材

避开国家级濒危项目,优先考虑“省级”且已公开授徒的项目(如河北蔚县剪纸)。县级非遗名录更易取得授权


步骤2 联系传承人

提前72小时发书面拍摄申请,写明平台、时长及商业计划。《非遗法》第三十六条明确,传承人需配合传播活动。


步骤3 加“安全水印”

在画面左上角持续显示:
“摄制已获蔚县文旅局备案号WXP-25-1234”
避免短视频平台误伤下架。


E-A-T加分小技巧


  • 专家背书:短片中插入国家级非遗评审委员王福州的三句话解说,可提升整体专业度。
  • 权威数据:引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2024年度报告——“85%的观众希望看到‘传承人亲述版’内容”。
  • 经典引用:片尾配上《天工开物》语摘录,“良工虽集京师,不如偏方之专且精也”。

截至2025年6月,B站“非遗传播”话题下,“违规侵权”标签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270%,而贴有“合规授权”标签的视频平均播放量高出2.3倍。数据由QuestMobile《2025非遗短视频白皮书》提供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